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jpg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市场集群 > 市场观察

资 讯
 
精锐榜2(9).jpg
 
资 讯
出口俄罗斯:机遇与挑战并存
文章来源: | 11-05
近一段时间,俄罗斯入世成为中国轻纺城的商户讨论的话题。出口萎靡的当下,俄罗斯入世能否为急于拓展销售的纺织企业带来新的贸易增长点?

□ 实习记者  林晨莉

 

 

822,俄罗斯结束了长达18年的谈判历程,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第156个成员国。作为金砖四国之一,俄罗斯的入世意味着世贸组织将最后一个重要经济体纳入国际贸易规则之内。近一段时间,俄罗斯入世成为中国轻纺城的商户讨论的话题。出口萎靡的当下,俄罗斯入世能否为急于拓展销售的纺织企业带来新的贸易增长点?就此,本刊记者走访了中国轻纺城的众多商家,聆听来自一线的声音。

 

 

 

中国:产品品牌欠缺火候

 

 

近年来,中俄双边贸易不断上升,中国对俄出口贸易在俄罗斯进口中的比重稳步上升。据海关统计,前8个月浙江省对美国、东盟和俄罗斯分别出口252.2亿美元、103.1亿美元和51.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4%、8.1%和10.8%。

 

 

眼下,“金九银十”并没有像往年一样,为纺织企业带来大的销售增长。一部分企业在稳定老客户的同时,坐等“寒潮”过去;一部分企业在积极研发新品、改善管理、更新设备,为经济回暖做准备;还有一部分企业,开始将目光从传统销售市场转移到新兴市场。刚入世的俄罗斯毋庸置疑地成为他们进军的目标。

 

 

众所周知,俄罗斯轻工业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相关资料显示,虽然俄罗斯国内拥有纺织企业近3000 家,但成规模的企业仅有60家左右。大部分纺织企业规模过小且设备年龄超过20年,生产效率低下。即使俄罗斯政府出台了轻纺织业发展优惠政策,但由于政策落实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这些政策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俄罗斯国内产品在价格及质量上的竞争力远远落后于“中国制造”,除亚麻和少量化纤外,其余纺织品及服装基本依赖进口。

 

 

对此,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陶米恒表示,现在中国很多制造商生产的纺织品和服装质量丝毫不亚于一些国际品牌,并且价格也符合俄罗斯中等收入水平的消费。但由于俄罗斯消费者偏爱国际知名品牌纺织产品,而中国的纺织产品缺乏品牌知名度,这便导致中国纺织产品在俄罗斯市场的需求有限。

 

 

事实上,我国纺织企业除了需要提升品牌形象外,还须注重提升产品的设计和质量。京珠盛世集团是一家专注于俄罗斯等东欧国家的防寒服生产企业,据集团总经理刘连生介绍,目前集团加大了产品研发设计上的投入,通过聘请意大利设计师使产品更符合欧洲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在当前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将目光只放在今后一两年的收益上。俄罗斯市场大门打开后,势必将会吸引更多的同行。只有持续不断地提升产品竞争力,企业才能在这片市场上得到长足的发展”。

 

 

 

俄罗斯:商业环境日趋成熟

 

 

 

曾经,对于中国商人和“中国制造”而言,俄罗斯固然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风险仍然存在,而其中风险最大的就是“灰色清关”。自从2008年俄罗斯查封切尔基佐沃市场后,“灰色清关”成了不少企业的切肤之痛。

 

 

对中国商人和“中国制造”的产品而言,“灰色清关”一直是俄罗斯市场存在的最大风险。曾几何时,为了鼓励进口、简化海关手续,俄罗斯海关委员会允许“清关”公司为货主代办进口业务。这些公司与海关官员联手,将整架飞机的货物以包裹托运的关税形式通关。此类通关方式的关税仅为正规报关关税的1/3甚至1/2。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即使有集装箱大市场被查抄的案例在先,但仍然有华商采用“灰色清关”。入世后,俄罗斯将会着力搭建正常的海关通道和市场环境,并且会严密监控非法入关的货物。通过非法入境入关的货物一旦被查处,企业将面临巨大损失。同时,俄罗斯将在更为完善的法制体系下和公平的平台上融入全球经济,市场也将趋于规范化,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恶性竞争将减少,这对那些遵纪守法进行市场运作的企业来说绝对是件好事情。

 

 

对此,有学者认为,接下来俄罗斯将会有正常的海关通道和市场环境,中国商人需要容忍不成熟的商业环境。而未来3~5年,俄罗斯将建立成熟的商业环境和机制,这对中国商人来说是个很大的机会。

 

 

纺城:瞄准机遇  着手备战

 

 

9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来华访问时特别提到,俄中合作过程中,商业和私人资本也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尤其在轻工业方面,俄方希望在俄境内建立更多的共同企业。

 

 

 

事实上,中国轻纺城已有不少企业早已瞄准了俄罗斯市场这块蛋糕,伺机以待,以期能够开发新市场,缓解新近出口交易低迷的压力。据绍兴县商务局统计,今年1~7月,绍兴县内共有465家企业出口俄罗斯市场,总出口额为1.3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9%,远远高于绍兴县平均出口增幅。在当今外贸形势相对严峻的情况下,这样喜人的增幅,足可窥见纺城企业进军俄罗斯市场的决心。

 

 

无独有偶,中国轻纺城也有不少对俄罗斯市场寄予厚望的面料商。在东升路市场经营羊绒面料的“得惠纺织”总经理王新东告诉记者,9月份,前来采购面料多了不少俄罗斯客户,为此公司也将尝试做外贸,目前正在做相关方面的准备。

 

 

绍兴县米娜纺织有限公司作为绍兴县出口俄罗斯的龙头企业,于今年9月初在俄罗斯注册成立了一家分公司。上半年,公司还新发展了两家服装企业客户,出口俄罗斯逾300万美元,同比去年增长20%以上。

 

 

米娜纺织董事长魏长军认为,作为世界新兴经济体,俄罗斯对纺织品的市场需求很大。之前俄罗斯的纺织品,主要从韩国、土耳其等地采购,而印象中中国市场相对低端的特性为他们看轻。然而事实证明,韩国、土耳其的纺织品很多来自绍兴。

 

 

一个新兴市场的培育需要一个过程,而俄罗斯入世似乎给中国的纺织企业传递了一个信号:这个市场越来越开放。而中国轻纺城这个亚洲最大的纺织品集散地,在全球化贸易进程中,当然不会错过任何潜在的机遇。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